人民网北京12月4日电(丁亦鑫)记者从中国气象局12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五年来,完整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数值预报业务体系基本形成,集约高效的实况业务体系基本建立,无缝隙气象预报业务体系趋于成熟,天气预报覆盖“一带一路”沿线243个城市。
据了解,在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四级气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,气象预报准确率稳步提升,与“十二五”期间相比,常规气象要素短期预报准确率平均提升2.28%,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提升3.5%。
截至2020年10月,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89%,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38分钟;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减小到65公里,稳居国际先进行列; PM2.5、臭氧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时效提高到15天;对拉尼娜、厄尔尼诺等气候事件的预测能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;天气预报覆盖“一带一路”沿线243个城市。
预报能力的提升,源自技术的进步。我国GRAPES全球模式分辨率达25公里,区域模式分辨率达3公里;全球气候模式分辨率达到45公里,研发的区域气候模式分辨率达到30公里。智能网格预报正式业务运行,30天内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5公里,24小时预报时间分辨率精细到1小时,中国成为实现数字化网格预报的少数国家。
本文转载自人民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